S17 科二第二章-课程的分类与理论(卡里布瑞恩)

02 中学课程 ♠ 考点一:课程的含义 (1) 广义: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 考点二:课程的类型 1.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 (1)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 (2)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3) 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2.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 (1) 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 选修课程: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的课程。 3. 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划分 (1)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 (3)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划分 (1) 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其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 (2)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 考点三:课程理论流派 1.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课程则是把众多学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学生能先后或同时学习各门科学。 2. 经验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课程设置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教材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 3. 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推荐节目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