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0 科目二辨析必背50题(卡里布瑞恩)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 (3)而动物界所谓的“教育活动”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是自发表现出来的。因此,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1)错误,这句话是片面的。 (2)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各类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我们才称之为教育。 3.从广义上讲,教育指的就是学校教育。 (1)这句话是错误的。 (2)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人的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积极的活动,都是教育。 (3)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错误,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它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5.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个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是相互独立的。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2)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3)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6.教育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手段构成。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教育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中介构成。 (3)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意识形态和行为。 7.教师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1)这句话是正确的。 (2)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而“教师”这个称谓特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教育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3)教育者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材研发者以及课程标准的编写者等。所以说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4)因此,教师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8.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学校教育。 (1)这句话是错误的。 (2)形态是指事物存在形式和一般状态表现,教育形态即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外在形式和状态。 (3)人类的教育活动发展至今,先后产生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几种主要教育形态。这些教育形态既相互独立又有密切联系。构成了教育的总体,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其中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态。由此可见,教育的基本形态不单只是学校教育。 9.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1)此观点错误。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1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1)错误。 (2)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11.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1)此观点是正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上面四个方面作用,直接决定了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 1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这句话是错误的。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3)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再次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13.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 (1)此观点正确。 (2)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14.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1)这句话是正确的。 (2)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来自上一代人的遗传素质,也包括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还包括教育。 (3)教育能提高人的遗传素质、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的身体素质、以及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精神因素,教育作为促进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 (4)因此,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15.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坏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此观点是正确的。 (2)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坏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某种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16.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影响,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17.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说明人的发展是遗传决定的。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遗传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不起决定作用。真正决定人发展水平的是人的主现能动性。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会在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即具有可塑性。 18.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正确。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9.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环境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则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 (1)这句话是错误的。 (2)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3)所以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 21.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 22. 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都属于教育。 错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不一定都属于教育。因为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教育则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所以无论是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都应该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3.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促进作用。/教育的发展必然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错误。教育的发展未必会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为教育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即教育大多时候是积极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但是有时也会对社会的进步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当社会发展了,而旧的教育思想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发展要求时,教育对社会进步就起着消极作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4.教育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正确。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因为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等,但是教育可以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形成政治舆论,同时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所以教育是可以影响政治的发展方向的,因此本说法正确。 25.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所以生产力水平低则意味着教育发展水平低。 错误。生产力水平低并不意味这教育发展水平也低。因为虽然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等,但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与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这就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6.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受教育者权利。 错误。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手段,但是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的要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因为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其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制度还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等。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7.文化本身也属于一种教育力量。 正确。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因为一方面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影响作用。教育和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28.教育方针就是教育目的。 错误。教育方针概念范围是大于教育目的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本题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它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30.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帅作用。 错误。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帅作用的是德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和谐发展。而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灵魂与统帅,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智育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与智力支持。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1.基础教育就是指九年义务教育。 错误。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修接受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主要包括小学和初中,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从范围来看,义务教育小于基础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正确。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3.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化不属于学校课程 错误。学校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从课程性质划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种类型。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因此学校精神文化也属于课程。 34.综合活动实践课可以是必修的,也可以是选修的。 错误。 综合活动实践课是必修课。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开设的实践活动课,属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5.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正确。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36.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错误。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同时还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方面,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是相统一的,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也是辩证统一的。 37.人的品德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错误。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 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品德形成后还是有可能出现反复。 38. 道德心理结构的核心是道德行为。 错误。道德心理结构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道德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相辅相成,其中道德认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是整个道德心理结构的基础与核心。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成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从而发生道德行为,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道德认识决定道德行为。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9. 过度学习有助于抵抗遗忘,因此程度越高越好。 错误。过度学习是适度的, 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因此本题错误。 40.能够再认的,一定能够再现 错误。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能再现的才一定能再认。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再现又称回忆,它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按照人认识事物的规律, 再现的记忆程度要高于再认,所以能再认的未必能再现,但再现的一定能再认。 41.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错误。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但不是教学目的。 42. 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学习。 错误。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也并不一定不利于学生学习。 (1)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2)讲授法分为注入式讲授和启发式讲授两种。由于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 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正确运用讲授法同样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43. 学生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科学文化知识都是间接经验。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 44. 由于教学活动以间接认识为主,因而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可有可无。 错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45. 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错误。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46. 一般而言,集中复习优于分散复习。 错误。一般而言,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根据教育经验来看, 学习材料难,机械成分多,学生又缺乏兴趣,应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而学习材料较易,具有一定的意义, 且学生学习兴趣又高,则应采用集中复习的方法。总之,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要好。 47. 最佳动机水平随任务难度变化而变化。 正确。取得最佳效果的动机水平确实会因性质任务的不同而不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 明,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而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容易获得最高的学习效果。因此,动机的最佳水平要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48.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注意分配即注意分散。 错误。注意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它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消极的。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49. 人在明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了。 错误。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明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降低了,而暗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则提高了。 50. 认知策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及调控。 错误。元认知才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一是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二是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而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推荐节目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