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46 科二第五章考点汇总(卡里布瑞恩)

05 中学生发展心理 ♠考点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 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物经验。 (2) 客体永久性形成。 (3)延迟模仿的产生。 (4)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2. 前运算阶段(2~7岁) (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2)泛灵论。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维度或标准。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去自我中心性。 (2)守恒性。 (3)可逆性。 (4)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1)考虑命题之间的关系。 (2)能采用演绎、类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灵活性和补偿性。 ♠考点二: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 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 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 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2. 心理发展观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维果斯基将个体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概括为四个方面: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心的心理结构。 (4) 心理活动的个性。 3. 内化学说 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 4. 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考点三:情绪 1.情绪的状态分类 (1)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2) 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3) 应激: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对某种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外露性和掩饰性; (4)心境化和持久性。 3.调节情绪的方法 (1)合理宣泄法 (2)注意转移法 (3)意志调节法 (4)幽默法和补偿法 ♠考点四:情感的分类 (1)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考点五:动机冲突 (1) 双趋冲突:并存的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主体只能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 双避冲突:主体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3) 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4) 多重趋避冲突:主体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考点六:意志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治性。 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1) 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2) 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3) 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适当的纪律约束。 (4) 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5)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考点七:人格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功能性、社会性。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社会、教育、个人主观因素 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 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是天生的,无好坏之分。 1.多血质 多血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王熙凤) 2. 黏液质 黏液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薛宝钗) 3. 胆汁质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李逵) 4. 抑郁质 抑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性;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林黛玉) ♠考点八:性格 性格是人在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后天逐渐形成的,有好坏之分。 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榜样作用 (2)实际锻炼 (3)个别指导 (4)集体气氛 (5)自我教育 ♠考点九: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奥尔波特: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卡特尔:共同特质vs个人特质;表面特质vs根源特质;体质特质vs环境特质;动力特质vs能力特质vs气质特质 弗里曼和罗斯曼:A-B型人格 ♠考点十: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依德: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埃里克森: (1) 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 (2) 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3) 学前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4) 学龄期(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 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 (6) 成年早期(18~3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与社会疏远时感到寂寞孤独。 (7) 成年中期(3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8) 成年晚期(65岁以后):完善感对失望感,悔恨旧事。 ♠考点十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限度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 ♠考点十二: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按心智能力功能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 (2)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考点十三: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通常儿童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行动、身体特征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 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评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力,逐渐提升。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调控能力差,常常言行不一。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完成。 3. 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为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考点十四:认知风格的类型 (1)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冲动型——沉思型。 (3)辐合型——发散型。(4)同时型——继时型。

推荐节目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